※必須先澄清,這篇其實是我生死學課要交的報告。寫完後自己覺得還蠻滿意的,所以決定放上部落格跟大家一起分享。歡迎大家來跟我討論喔!      

=================《正文開始》=================

 

我的生死觀

我認為每個人的生死觀會隨著時代變遷、家庭背景、及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,遠古時代的人並不會那麼畏懼死亡,反而會對其產生些許的憧憬與崇拜;反觀,到了愈現代的人們接觸的科技愈來愈進步,大家的慾望與野心也隨之膨大,心態上往往會產生一種不想那麼快讓生命終了的想法,因為他們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心願等著他們去實現。

「死亡」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就是一種「結束」,他們認為死亡代表著生命的終結,代表你這一生的句點,所以大部分的人畏懼死亡、忌諱死亡。但這也許把死亡這件事看得太崇高了,其實自然界的萬物都是有生有息的,當然我們人類也不例外。對我而言,人的生命中本來就伴隨著出生以及死亡,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,只是當你在面臨死亡的過程中每個人的經歷卻是不同的,有的人是因病痛苦而死,也有的人很有福氣地在睡夢中安詳死去,但不論是哪一種結果都是一樣的──人類終將會有終結的一天。所以我並不畏懼死亡,也不會對其產生任何敬畏之心,純粹泰然待之。

我有個朋友經常和我聊到這類的話題,她對生死的觀念以及一些哲學上的思考常常會給我一些啟發,她認為「求生」是每種生物的本能,但「求死」卻也是一種被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慾望,但這不是指每個人都不想活,而是人類對死亡產生一種「嚮往」。其實這道理並不難理解,畢竟從遠古至今就有許多巫術、傳說、神話故事……等等,那些故事描繪的死後世界無不美好,常常給人一種精神上解脫,讓人對死後的世界產生好奇,甚至想要親自去體驗。而現今社會上愈來愈多想不開的人自殺,對他們而言「死亡」是一種解脫、一種救贖,也許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認同並不高所以才會想要藉此方法解脫;相反的,若人對其本身的社會價值及自我認同都很高時,那麼他們便不會輕易去體驗死亡了,因為他們還有著許多目標等著去實現、還有許多慾望還沒滿足。

旅行作家保羅.法索就說:「人生就像一場旅行,把人從這一站送到另一站,問題不在於是否到站,而是旅程是否盡興。」我喜歡這種想法,把人生當旅行,每個人的生命旅程都會有不同的經歷,而我們想要擁有怎樣的旅行經驗,想要經歷怎樣的冒險都由我們自己決定!所以我認為人生就像是一個旅行,旅行的過程就由我們自己來創造,重點不在長短而是其中的體驗、以及收穫。人的一生重在活得精彩、快樂,就算時間不長也無所謂,只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活得有價值、有意義那就夠了。死後的世界誰也不知道,自己究竟能活多久也無人知曉,只知道為了不要留下任何遺憾一定要好好把握、珍惜每分每秒,活在當下最重要!

 

玥歆筆:

2014/10/5

arrow
arrow

    ★* 玥 歆 *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